28碼的結構
128碼開始于1981年推出,是一種長度可變、連續性的字母數字條形碼。與其它一維條形碼比較起來,128碼是較為復雜的條形碼系統,而其所能支持的字符也相對地比其它一維條形碼來得多,又有不同的編碼方式可供交互運用,因此其應用彈性也較大。128碼的內容大致亦分為起始碼、資料碼、終止碼、檢查碼等四部份,其中檢查碼是可有可無的。
128碼的編碼方式
128碼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編碼方式,而欲選擇何種編碼方式,則決定于起始碼的內容。 128碼采用三個字符集,分別為字符集A、字符集B、字符集C。字符集A包括所有標準的大寫英文字母、數字字符、控制字符、特殊字符及輔助字符;字符集B包括所有標準的大寫和小寫英文字母、數字字符、特殊字符及輔助字符;字符集C包括00~99的100個數字以及輔助字符。因為字符集C中的一個條碼字符表示兩個數字字符,因此使用該字符集表示數信息可以比其它字符集信息量增加一倍,即條碼符號的密度提高一倍。這三個字符集的交替使用可將127個ASCII碼編碼。三個字符集之前可以能過SHIFT A 、SHIFT B、SHIFT C進行字符集之間的轉換。
編碼類別
|
邏輯型態
|
相對值
|
CODE A
|
11010000100
|
103
|
CODE B
|
11010010000
|
104
|
CODE C
|
11010011100
|
105
|
無論是采用A、B、C何種編碼方式,128碼的終止碼均為固定的一種型態,其邏輯型態皆為1100011101011。
128碼的特性
128碼具有下列特性:
1. 具有A、B、C三種不同的編碼類型,可提供標準ASCII中128個字符的編碼使用。
2. 允許雙向的掃瞄處理。
3. 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加上檢查碼。
4. 條形碼長度可自由調整,但包括起碼和終止碼在內,不可超過232個字符。
同一個128碼,可以不同的方式多以編碼。藉由A、B、C三種不同編碼規則的互換可擴大字符選擇的范圍,也可縮短編碼的長度。
|